">
電子報
電子報

【教師節(jié)專稿】黃哲:《湖北美術學院校訓闡釋》(2017版)湖北美術學院校訓:崇德 篤學 敏行 致美




提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唯有“崇德”配天地境界的志存高遠,方能有器宇軒昂的雄心壯志;唯有器宇軒昂的雄心壯志,方能有“篤學”恒志信念的執(zhí)著堅韌;唯有恒志信念的執(zhí)著堅韌,方能有“敏行”致用的實踐創(chuàng)新;唯有學以致用的實踐創(chuàng)新,方能有真善“致美”的妙手丹青。

關鍵詞:湖北美術學院;校訓;闡釋 一、 何謂校訓( school motto) 據《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學校規(guī)定的對師生有指導意義的詞語?!保ū本虅沼^,2012年6月第6版,P.1437 。)

《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學校為了進行道德教育,選擇若干符合本校辦學宗旨的醒目詞語,作為學校全體人員的奮斗目標?!保ň硭?,上?!稘h語大詞典》出版社,)1989年l月第1版,P.1002。)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校訓的定義失之表淺,《漢語大詞典》的釋義則失之偏繁,二者都沒有從學校辦學的精神深層,文化內涵理念上,對校訓解釋清楚,定義明確。

校訓,簡而言之就是表述一個學校辦學宗旨的訓釋詞語,因而應從學校辦學的精神深層,文化內涵理念上來理解闡述,故應為:“表述一個學校辦學理念、宗旨、內涵的格言警語”或“表述一個學校辦學理念、宗旨、內涵的經典文化語詞符號”。

二、湖北美術學院校訓語源古訓注釋 l 、崇德 崇德,語出《論語·顏淵》: “子曰: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薄稜栄拧め屧b》:“崇,高大貌?!保ü弊?“高也”。)崇德,崇尚道德,使德高,即提高道德修養(yǎng),提升道德品質,圓潤真善心靈,升華人生境界。

2 、篤學 篤學,語出《論語·泰伯》:“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篤學由“篤信好學”化裁而來?!稜栄拧め屧b》:“篤,厚也?!?又“篤,猶純也?!?厚,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志深學厚;純,神定意一,思無雜念,智方慮純;積廣思厚,始得悟開道純。篤學,志存高遠,心無旁騖,堅持不懈,專心致志學習。

3、敏行 敏行,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泵粜杏伞懊粲谛小甭浴坝凇倍鴣?。訥,此處指說話言語謹慎。“敏,疾也?!保ㄔS慎《說文解字》)疾,迅疾。句子的意思是: “孔子說:‘君子希望做到說話時要言語謹慎穩(wěn)妥,而做事時要行動敏捷迅速?!泵粜?,深思遠慮,反應敏捷,言出必行,行事果斷。

4、致美 致美,語出《論語·泰伯》: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于溝洫?!表曜x音弗,一種祭祀穿的禮服。冕,祭祀時戴的禮帽。此段話的意思是:“孔子說:‘禹,我對他沒有批評了。他自己吃得很壞,卻把祭品辦得極豐盛;穿得很壞,卻把祭服做得極華美;住得很壞,卻把力量完全用于溝渠水利?!保畈墩撜Z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12月第2版,P.84—85)致美,使美至,即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實現(xiàn)美。

三、湖北美術學院校訓今義闡述 湖北美術學院是我國華中地區(qū)唯一一所多學科門類與多學歷層次的高等美術學府。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1920年的武昌美術學校,后正式定名為“私立武昌藝術??茖W校”(簡稱“武昌藝?!保?。作為我國最早開辦的藝術??圃盒V?,湖北美術學院是中國現(xiàn)代高等美術教育和新文化運動藝術復興救國的重要策源地,在近一百年的辦學歷史中,經歷了“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的歷史淬煉,百折不撓,始終堅持秉承“有容乃大”的學術精神和“兼容互動”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崇德篤學敏行致美”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優(yōu)秀人才,為中國美術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學院校訓語詞均源于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論語》?!墩撜Z》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淵源經典,歷兩千多年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之經世致用,彌久不衰,日用益興,鑄奠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思想文化魂靈的基砥。

現(xiàn)在,隨著國力不斷增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正能量在全世界影響的日益擴大,不僅其思想道德瓊漿在中華本土上哺育、沾溉、濡養(yǎng)了千秋炎黃子孫,而且,其智慧靈光也已經輻射、朗照、溫暖到世界幅員遼闊的眾多文化范域;其仁義、慈善、祥和喚起了各種膚色人群的精神文化共鳴,全球越來越多的孔子文化學院應時而興,漢文化學習正火熱世界各地,方興未艾,《論語》舉世公認為人類大同文化之瑰寶。

學院校訓不僅傳承光大了其元典文化精神,而且結合當代社會文化科技背景和我院的辦學理念特色,古為今用,引古寓新,傳典創(chuàng)意,融入了當代大學教育思想的精華,閃爍著美術院校的視覺文化亮點,如今已經成為凝聚全院師生集體共識,統(tǒng)一辦學指導思想,謀劃學校科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建設,激勵我們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團結奮進的勵志鞭策。

校訓由八個字,四個詞語鑄成。以為人立德高遠,為學思篤志純,為事精敏干練,為藝求真致美,作為其原本立意的思想內涵。古典今用化故出新,義理文脈一氣貫通,教書育人相得益彰,文化藝術兼修互動,成人成才相融共濟; 既表明了為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遵循培養(yǎng)文化藝術人才的“全人教育”理念和“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教育方針,又凸顯出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和樹人育才特色。

1、崇德 教育之本,德育為先。德,是一個文明國家和社會在精神文化層面上最高的價值訴求,又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為世所信和事業(yè)上為世所用的安身立命之本;崇德,就是崇尚德——這個最高的價值訴求和安身立命之本。中華民族經久和諧生存的歷史文化孕育了一個道理——崇德是為了弘道:弘天地之道,應道法自然;弘人生之道,秉厚德載物;弘學問之道,恒自強不息;弘藝術之道,鑄鬼斧神工。

習近平主席近來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一文中強調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因而,“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發(fā)展自立自強的根本。根據對習主席的全文核心精神理解,立德落實在四個方面,即四立:“立人德,立學德,立師德,立校德?!绷⒌掠质菢淙说母厩疤岷捅U?,是樹人的必要條件,無之必不然。只有精心立德,才能全力樹人,只有德立起來,人才能樹起來;德不立則人不樹,人不樹則教不興,教不興則國不旺。德不立高則樹人不正,樹人不正則失教根本,根本既失則大道不興,大道不興則學問不盛,學問不盛則高校何存。新時期高校存在和發(fā)展的辦學指導思想必須建立在“立德樹人”這個根本方針之上。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始終堅守和圍繞這個根本方針來展開進行。

大學是培養(yǎng)造就人才的精神文化和專業(yè)技能之熔爐。當代大學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社會實踐效應表明:陶鑄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素養(yǎng)比學習專業(yè)技能更為重要。精神文化素養(yǎng)既是生活中為人和諧幸福,又是事業(yè)上順利成才的首要必備。人才即會做實事,做大事的德本真人,即德立之人。德立之人必須立德之教方能化育成就。故現(xiàn)代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說: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庇鰧嵤抡?,先做真人;欲做大事者,先立大志;欲立大志者,先立大德。中華民族做人的根性道德準則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ā睹献印る墓隆罚┒?,把做人的品德放在做一切事情之上,“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因為“德者,本也。”(《禮記·大學》)德立則道行,道行則思達,思達則理明,理明則事成;無德則無道,無道則思窮,思窮則理暗,理暗則事敗。正所謂“行德則興,倍德則崩?!保ā洞蟠鞫Y記》,此句中的“倍”通現(xiàn)今的“背”義,即背離的意思。) 學院辦學尊崇的價值取向正是“以德育美,以美養(yǎng)德”。做事先做人,為藝先為德。德,是一個做藝術的人精神思想和行為價值取向在人品、學品、藝品諸方面的自我展現(xiàn)。俗話說:人品有多高,學問就有多高;學問有多高,藝品就有多高;藝品有多高,技法就有多高。 中國傳統(tǒng)視覺造型藝術所追求的境界是“氣韻生動”,法不盡之意在象外?!皻忭崱鄙l(fā)于道德學養(yǎng)的涵詠酵化, “生動”應物在“外師造化”的“中得心源”。正所謂“人品不高則用墨無法”,因而“人品既高矣,則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高矣,則生動不得不至?!睙o論是傳統(tǒng)繪畫還是當代設計藝術,都是形思想,象靈氣,寓神理的審美表達方式。有崇高思想境界的道德美,才能有深厚博大的學問美;有高遠拔卓的風骨剛健和圓融沖淡的胸襟眼界,才能有建立在道德美和學問美之上的超凡脫俗的藝術創(chuàng)新;有不斷追求探索宇宙奧秘、天光云影的真善樂知恒力,才能升華為人格魅力和學問功力互融化生的藝術生命的意象氣韻大美。與天地同在的傳世藝術經典,永恒地鮮活著原創(chuàng)者以精神心靈釀醇的生命澄明之境,映照日月星辰的渾然天成,開光一代又一代藝術人獵奇真善美的浩然心靈,永續(xù)塑鑄人類文化藝術殿堂的恢宏壯麗。藝術作品中線條色彩、構圖造型表現(xiàn)的美感意象,都是藝術家德配宇宙的生命審美意識在作品中神暢的真實寫照。

朱良志先生在《圣賢的氣象》(光明日報2005 年12 月27 日第009 版)一文中論述了生命審美意識——精神境界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關鍵作用:“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培植好生命之樹的根,才有可能等待它的果實;往生命的燈盞不斷加上油,才能指望生命之燈常明。這使我想到清代畫家石濤的一個重要觀點:‘嘔血十斗,不如嚙雪一團?!?嘔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嚙雪一團,是精神上的超升。技巧當然是作畫之必備,但一個成功的畫家不能僅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而應超越技巧,由技進于道。因為中國畫強調的是‘心印’,繪畫的空間形態(tài)是心靈的顯現(xiàn)。導致繪畫成功的關鍵因素不是知識,而是智慧,是獨特的精神境界。所以,養(yǎng)得一片寬快悅適的心靈,就像石濤所說的吞下一團潔白的雪,以冰雪的心靈——毫無塵染的高曠澄明之心——去作畫,才能自創(chuàng)佳構?!?/p>

因此,“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保ㄓⅰぱ┤R)在日常生活中智慧常常顯美于外,而道德往往斂秀于內;然而道德有時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中國古代元典之首《易經》更是把“厚德”作為君子成就天下大事,負載人間萬物的原本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德,是天地運化之道,是世間做人之本,故“崇德”尊校訓之首。

2 、篤學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保ā度纸洝罚W習是立德修業(yè)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而成功之路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實現(xiàn)成功的夢想其關鍵在于一個“篤”字?!昂V”,浸潤在我們心志中和一個與之默契相應的“定”字組合在一起時,衍生為:篤定,恒定,澹定。篤定,志存高遠,心如磐石;恒定,執(zhí)著堅韌,永不放棄;澹定,思鑒理明,不惑名利。

篤學就是在學習研究探索中,心無旁騖,篤志專一,持之以恒地勤學苦練。這是做人成才、修身修業(yè)的必要前提?!霸诳茖W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保茖W共產主義理論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語)人才即德智兼?zhèn)洌心芰τ凶鳛榈娜?。能力由學習悟道,長期思索,沉心靜氣,彌久修煉而成;作為由奮發(fā)努力,矢志不渝,實踐運作,建功立業(yè)所致。學習是增長才干、提升道德、澡雪精神的根本途徑。中國古代智者諸葛亮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保ㄖT葛亮《誡子書》)僅憑天然之慧根,無后天勤勞汗水心血之滋潤,也難以破土萌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故必須“篤學”。

根據上文古代訓詁解釋,篤有兩義:一為厚,積累學識,涵養(yǎng)心悟,情系藝術,執(zhí)著追求,深入體驗,恒定修練,跬步千里,厚積薄發(fā),最終,筆墨運作十年舊,丹青畫出一世新;一為純,身在浮世,排除雜念,摒棄紛躁,淡泊名利,潛心學海,體悟自然,專心致志,滴水穿石,結果,鍥而不舍天酬勤,駑馬十駕人成功。因為“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保ㄋ巍ぶ祆洹秾W規(guī)類編》)

不僅要篤學,而且要在篤學過程中善學。荀子說:“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荀子·大略》)意思是:善于學習研究的人,能透辟地悟盡事物的道理;善于實踐探索的人,能深究明白生存中的疑難問題。人生有定,學無止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保ā肚f子·養(yǎng)生主》)要想鑄夢成功,必須善思篤學。正所謂:書山有路思為徑,藝海無涯篤作舟。

雖歷盡千辛萬苦,紅塵名利誘惑,也初衷不改,一如既往,未有所成永不言棄;縱遭遇艱難險阻,學山荊棘叢莽,仍堅持到底,矢志不渝,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故朱熹認為:“君子之學不為則已,為則必要其成,故事百倍其功。”(朱熹《四書集注<中庸章句>》)

3、敏行 敏,接受理論知識信息敏感,采取實踐行動作風敏捷。敏行,在德才兼?zhèn)?,明白事理中敏銳、果敢、大膽地踐行社會生活和藝術人生,由此來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和對社會的貢獻價值。只有把個人的聰明才智和祖國人民的需要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找到用武之地而充分發(fā)揮出所學的專業(yè)特長;只有在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yè)做貢獻中,才能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和理想;只有把奮進的美好前途和國家、民族、時代的命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人生理想之光才能綻放出事業(yè)成功的輝煌。這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 “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珍惜韶華、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保ㄒ赐稀俺绲隆保?/p>

學以致用,不尚空談。言而有信,信而成行,行而必果。學習的終極目的不僅是在知識理論上修身明道,而且更是要在社會生存實踐中做人成事。學習、傳承、運用人類文化知識的宗旨,就是要身體力行地為推進人類文明向前發(fā)展,奉獻出畢生的勤勞智慧和本質能量。理論知識只有在實踐運用操作中才能實現(xiàn)其真正價值,學術和技法只有在發(fā)展創(chuàng)新中才能永葆其靈驗鮮活?!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保懹巍抖棺x書示子聿》) “敏行”啟悟我們不要死記硬背書本知識,不能簡單機械照搬既有理論,一味盲目效法、摹仿前圣時賢,而是需要經過自己在學習理論知識中反復思考,辨真識偽, 找準自我,提升自我,認定目標,冥思開悟;在社會生活實踐中躬行體驗,觀動察變,審時度勢,把握時機,順時行事,活學活用,把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精準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應驗證實、深化補充、發(fā)展創(chuàng)新文本知識,在做事中培養(yǎng)我們發(fā)現(xiàn)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鍛煉動手運用技法操作的能力。

在長期不輟的技法研習實際操練中,探討深化“美”道和“術”藝互融、同構、共生的辯證關系?!懊馈焙汀靶g”的藝術辯證法關系表現(xiàn)為:“美”是藝術創(chuàng)作致力追求的目的之道,“術” 是以象造型,承載并顯現(xiàn)“美”道的技藝法術。在運技操作中領悟:道生藝,藝運技,技發(fā)藝,技應道;道帥技,技秉道,道融技,技化道,道、藝、技遞相生發(fā)的辯證法藝術原理。作為一個藝術學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以審美的生存方式“遊于藝” ,需在藝術探索和生活實踐中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感悟真善美的習性,煉成獨具超越常人視美未見的火眼金睛,敏銳觀察、準確把握、藝術升華生活中蘊含的真善美。睿智的火花燃亮藝術創(chuàng)構想象的靈感奇光:超自我之所未越,思別人之所未想,發(fā)他人之所未明,創(chuàng)前人之所未見;究天人之情理,出古今之新意,繪世間之美景,開一代之風氣。

由此不斷在主客互動的審美實踐中生發(fā)聰明才智,在手腦并用的探索中礪就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實踐,實踐與創(chuàng)新同步互動,創(chuàng)新與實踐相互提高;在互動中拓新實踐認知領域,在實踐拓新認知領域中,不斷升華視覺思維的造型創(chuàng)新能力,精誠修煉抽象思辨理性的表征創(chuàng)新能力。在心眼物我的時空和諧互動中,善于建構真善美的視覺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天人相應的宇宙統(tǒng)一運變中,反思創(chuàng)新詮釋真善美發(fā)生存在的理論構式;在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人生上下求索中,升華主客體親和的天地藝術精神境界。正如蔣樹聲先生(原南京大學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誠樸雄偉 勵學敦行?!倌陚鹘y(tǒng)與南大校訓》文中所論:“坐而論道、光說不做,只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為學者不光要志存高遠,而且還要身體力行,在實踐中展現(xiàn)自己的知識與品格,遠大抱負只有通過腳踏實地的行動才能實現(xiàn),只有將知和行、理論和實踐、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統(tǒng)一起來,才能算是完美意義上的人,才能算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保ā赌暇┐髮W學報》2002年第3期)

4、致美 致美中的“致”是使之至的意思。美,從一般通俗的意義上說,是人類在自然和社會生活實踐中,對其認知體驗事物所發(fā)生的精神愉悅感覺的回味反思。學院是一所培養(yǎng)視覺文化藝術人才的高等美術專業(yè)院校,“致美”點睛了我院辦學指導思想的亮點特色。美術院校的專業(yè)特色正是美術。美術是視覺文化造型的藝術。美和術兩者的學理、藝理關系即:互補構意,互相生發(fā),以美道術,以術載美,以美運術,以術行美;美術互動,美立術高,術高立美,美大術精,術精大美,相得益彰。

從專業(yè)設置和培養(yǎng)目標來看,美術學院就是要為國家為社會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實踐美、創(chuàng)造美的優(yōu)秀視覺文化藝術人才。無論從古今到中外、現(xiàn)實和理想、還是從理性和感性意識維度看,人類文明都始終朝著追尋創(chuàng)造物質存在美,構建表現(xiàn)精神文化美的方向演進。在學校學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體悟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新美的全面綜合的視覺文化理念和造型藝術的操作技能,奠厚崇高的精神文化素養(yǎng)和夯實深厚的藝術專業(yè)基礎。 只有這樣才能在走向社會步入工作實踐崗位后,以在學習中熔就的理想精神美,科學思維美,學術方法美,知識技能美,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時代的繪畫藝術和美術設計作品。

實踐證明:學院培養(yǎng)出來的各類視覺文化藝術人才已在,且必將繼續(xù)在各種文化氛圍、公益環(huán)境、經濟建設的領域中,發(fā)揮出各自的聰明才智和專業(yè)特長,鑄起一道道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文與科技、中華文明與國際文化融合的亮麗視覺文化景觀。在視覺藝術文化研究實踐創(chuàng)新中辛勤耕耘,掘發(fā)理路,推陳出新,勇攀高峰;以承先啟后、超邁古今的大氣風范,以營構天地人和諧的發(fā)展理念,以追求生活真善美的詩意境界,引領當代視覺藝術文化的科技人文與自然生態(tài)和合的思想潮流走向,立意立新,立言立象,立德立功,創(chuàng)構理論,多出精品,成為鐵肩擔道義、妙手繪丹青的德藝雙馨美術人才。

校訓不僅從四個方面有機完整地構美表征了學院的辦學宗旨內涵體系,而且從“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高度灼昭我們:唯有“崇德”配天地境界的志存高遠,方能有器宇軒昂的雄心壯志;唯有器宇軒昂的雄心壯志,方能有“篤學”恒志信念的執(zhí)著堅韌;唯有恒志信念的執(zhí)著堅韌,方能有“敏行”致用的實踐創(chuàng)新;唯有學以致用的實踐創(chuàng)新,方能有真善“致美”的妙手丹青。四美具而人才興,人才興而教育旺,教育旺而國富強。

在校訓所彰顯的精神鼓舞激勵下,我們要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的經濟人文社會,讓美輪美奐的中國傳統(tǒng)繪畫神韻和拓新創(chuàng)意的現(xiàn)代潮流視覺藝術設計亮新全世界的眼睛,矚目東方古國的博淵神奇,驚羨當代華夏的雄姿異彩,以視覺藝術形式增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能量,提升中國在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中的話語權形象,擴大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明在國際社會和全世界人民心中的文化影響力、友善親和力和精神感召力,共建天下和平友好、繁榮昌盛的大同凝聚場,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做出應有的貢獻。由此來建構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美好理想,從而努力達致“崇德篤學敏行致美”目標。

作者:黃哲,湖北美術學院公共課部退休教師。 自注:第一稿載《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此稿內容有全新的擴充潤改。公元2017年2月1日謹記于藏龍島無形宅。

文竟感發(fā):語駐悠思,思應神會“言有盡而意無窮”。 校訓小文從奉旨(院長口諭)動筆到如今,過去十二個年頭了。愚在十二年前為學院應對教育部的本科教學評估,寫了《湖北美術學院校訓闡釋 》初稿,后歷經反復斟酌,多次修改;向同事們請教受益,啟思開悟,方為今拙。拙字雖為學院寫的校訓闡釋,亦愚四十年教書育人生涯之千慮一得。從近天命(五十歲)到耳順(六十歲)逾,倏然而過。運思校訓,難以自拔,駑馬十駕,神癡拙字,言近意遠,語不及義,道厚理饒,文竟興裊,停鍵撫鼠,釋然冥想,悵然惆發(fā),感慨系之,一抒愫意,敞亮大方,儼然笑愚,謹請正思:

融四十年教書育人千慮,鑄十二年嘔心瀝血一得;載樹人崇德篤學闡厚道,弘傳藝敏行致美釋壯志。

小文雖愚一人捉筆,實乃眾志智成,集公共、馬列課部、專業(yè)院系、行政管理同仁和學生校友之慧見,難以一一名恩;暢思修改中始終受到學院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彭柱武激勵指導,謹此,愚一并鞠躬致謝!

崇德,立天人浩氣;篤學,恒自強不息;敏行,應道法自然;致美,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