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密碼
2018年的最后一個月,用猛烈的寒潮席卷大地這樣的極為高調的方式,向人們宣告了它的到來。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習慣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有句話說“時間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天上人間,只有南來北往的朔風,年年如是;只有亙古不變的日月,歲歲光芒。
2018年是偉大導師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今年,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團隊力量的精心打磨下,我們用全新的視角與馬克思深情相遇,開啟了一段風光旖旎、收獲頗豐的學術探索之旅,為大家呈現(xiàn)了一個熟知但卻不深知的馬克思。我們發(fā)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中,不僅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還有普世價值的哲學智慧和濃厚的人文情懷。馬克思在十七歲的時候就寫下了“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萬丈豪情。
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簡單的一句話,鏗鏘有力卻又擲地有聲。教師,作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不也是在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嗎?教師這份職業(yè)的神圣和尊嚴在于,它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就像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它需要的是平靜和平和,細致和細膩,耐心和耐性,需要的是為人師者的勇氣、責任和擔當。也許,對大多數(shù)教師來說,工作瑣碎而平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既不會有可歌可泣的閃光事跡,也不會有悲壯輝煌的精彩瞬間。時隔多年,我卻依然清晰地記得從小向往三尺講臺的那份夢想,第一次捧讀《共產(chǎn)黨宣言》時的那份激動,在沙湖之濱求學時選擇師范專業(yè)的那份欣喜,在遞交入黨申請書時的那份堅定,在步入交職院走上講臺時的那份追求。在陪伴一屆又一屆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各種可愛的單純和美好。我會因為他們聚精會神聽課的眼神而無比自信,也會因為他們信任地跟我傾吐心事而無比自豪,我感到很幸福,我覺得我自己從未變老,我在他們的快樂中,變得更加樂觀豁達,也在他們的挫折和貧困中,對生命有了更深的領悟,對生活更加感恩,對教師職業(yè)更加尊重和敬畏。這不就是,最有尊嚴,最簡單,也最樸實的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