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青春記 大學跡——那些見證成長的印跡















  【教 室】
時間總是在生活的不經(jīng)意間就悄悄溜走,從不給人慢慢來的機會。一晃眼便到了畢業(yè)的節(jié)點,即將離開校園的農(nóng)學院學生喬妤寧難免有些留戀和不舍。大學四年間的多彩故事還歷歷在目,她今后會在空閑時間一一細數(shù)。
問到喬妤寧這四年中最難忘的校園一角,她偏了一下腦袋,好似靈光一閃地答道:"那肯定是十教的教室了。"
"那可不是一間普通的大教室,我可在那里熬過魔鬼的兩個半月。"喬妤寧表情略微夸張地說道,"那是大一下學期的時候了,剛好遇到'創(chuàng)青春'比賽開始,本著鍛煉自己的想法就想去試試,就和同班的幾個好友一起組了隊伍。因為是大一,之前也沒什么機會去了解,哪知道這個比賽難度這么大。但是既然選擇參加了就要認真對待,才對得起自己和團隊。"她講述的時候眼里還閃著光,仿佛回到了當時,充滿著激情和熱血。
她吸了口氣繼續(xù)回憶道:"上課占了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只有比較晚的時候大家才有聚在一起的整段時間。為了尋找一個能深夜討論比賽的地方也是費了一番心思。因為十教有通宵亮燈的教室,所以選擇在這里備戰(zhàn)。做好前期協(xié)調(diào)和準備工作后就開始正式籌備比賽了,對于我們一隊大一的來說完全是從零開始。從定比賽選題,到咨詢老師,再到分工,每個人開始認真完成手頭上的任務,幾乎每天都熬到凌晨兩點,這對身體和精神都是極大的壓力。"喬妤寧端正了一下坐姿,緩緩說道:"當時熬了大半個月就有點熬不住了,但過了院賽的消息給了我們一劑強心針,繼續(xù)完善項目準備校賽。日復一日,靠著咖啡和沖勁不斷地努力,一個月后如愿以償?shù)赝ㄟ^了校賽,獲得準備省賽的資格,這對于當時的我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鼓勵了。省賽都是高手過招,雖然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了,但還是達不到出線的水平。不過得到校級金獎已經(jīng)是我們的付出得到的最好的回報了。"
"那時候真是現(xiàn)在想不到的干勁和努力,后來十教也成為了我的常駐自習室,總覺得那種認真的氛圍還在。講這段經(jīng)歷并不是提倡大家熬夜工作,還是要注重學習的效率,注意勞逸結合,身體是最重要的。"喬妤寧希望自己在畢業(yè)后也能保持住這樣的激情和熱血,全力以赴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圖書館】
靜謐卻不寂靜,舒適卻不閑適,屹立在校園一角的圖書館,是盧文飛大學四年里印象最深的地點。
川農(nóng)學子不僅在那里翻閱書籍,也同樣在那里撰寫書籍,書籍上記載了一年又一年求學的場景,翻過了一篇又一篇學習的故事,它們放在回憶的書架上,儲藏在記憶的角落里。盧文飛每每想起那些書籍,都可以自豪地說:"我將大學的時光奉獻給了最有益的事情。"
趁著昨夜的微涼,迎著今日的晨光,每個周末盧文飛都會準時來到圖書館,開始一天的學習工作。圖書館的環(huán)境永遠是安靜的,如同慈祥的長輩安靜地等待著孩子投入他的懷抱;也與長輩的懷抱一樣讓人舒心,冬暖夏涼,舒適宜人。按照往常的習慣走進自習室,盧文飛浮躁的心瞬間平和下來,有條不紊地開始安排自己的任務。似乎有種魔力,盧文飛在這里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高效地清除任務清單上的一行行文字。
偶爾累了,盧文飛也會掏出手機翻翻看看,但每一次抬頭,映入眼簾的都是旁人認真努力地模樣。拿手機的手抬起又放下,最終還是收起了手機。如此完美的學習氛圍,盧文飛怎么忍心一直做著與它格格不入的事情?周圍學生的每一次落座都是小心翼翼的,每一次離座都是優(yōu)雅平穩(wěn)的。沒人忍心破壞這里安靜的環(huán)境。
"又是安靜充實的一天。"盧文飛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圖書館,此時天上已被神秘的黑色籠罩,偶爾能看見兩三顆寒星閃爍,扭頭看看依舊明亮的圖書館:"等我什么時候不用學了,我要來這里玩兩天,一天刷劇,一天看小說。"
那么盧文飛最終實現(xiàn)這個心愿了嗎?他記憶角落里的那些書籍沉默不語,里面的內(nèi)容依然那么和諧整齊。
【九曲橋】
"那時候,剛剛進學校,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旁邊的九曲橋了,那時候沒有想到也不理解為什么這么一個小小的湖上小橋,有這么一個富有意境大氣的名字。"旅游學院鄧藝同學回憶到那時剛入大學的時光,臉上不自覺的染上一絲笑意。
后來他聽他的學姐說,九曲橋因橋面有九次彎曲而得名,86版《西游記》中孫悟空騰云駕霧大鬧的天宮就是在這里拍攝的。知道九曲橋得名的由來,他心里更覺得對這里親切了幾分。在他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西游記,所以對有一天能來到它拍攝時的地方學習覺得十分的驚喜。
清晨的九曲橋,被川農(nóng)學子的讀書聲籠罩,化身英語角;夜晚的九曲橋,薄霧籠罩下的朦朧,是情侶首選的愛情圣地。
擺脫了高中時期的忙忙碌碌的辛苦時光,步入大學的鄧藝,開始享受著他青春而自由的大學四年時光。"大一大二的我除了平時課程學習、學生會工作上,其余的時間都用來玩了。"鄧藝惋惜道,"少年不知時光易逝,也沒來得及珍惜欣賞這些風景。那時候的我更多的是早上七點回宿舍路過九曲橋。真正到九曲橋的時間也寥寥無幾,無非是課程需要和班級活動去過幾次。而九曲橋的魅力,我也來不及仔細欣賞,便已快離開學校了。"
鄧藝大四時在外面實習了半年,實習的時候,他時常會感受到真正的累和疲倦。但也正是因為累,讓他不禁回憶起在學校時生活輕松無憂,對大學時候浪費過的那些時光感到遺憾。
太多的風景,太多的美麗錯過之后就再難重新遇見了。
【麥立方】
大學四年像極了一場戲,起承轉合,幕升幕落,而李絳就在舞臺中央,上演著一場又一場悲歡離合?;仡欉@四年,她最留戀的地方就是麥立方--她開始表演的地方。
剛進大學時,對一切都感到新奇和驚喜的她無意中看到了話劇團招新的消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加了招新群。那時候的她對話劇沒有什么理解,完全是因為招新學姐熱情的推薦才加了招新群。
在群里,有人提到幾部經(jīng)典話劇,她慕名去看,看完了,也淪陷了。她終于知道了,一個人可以在一個不大的空間爆發(fā)出多大的能量。演員們一個個鏗鏘有力的動作,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臺詞,都讓她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她不禁開始模仿演員們的腔調(diào)語氣,把幾句喜歡的臺詞放進嘴里來回咀嚼。
雖然有驚無險地進了話劇團,但是她真正登臺表演卻是半年多以后。在舞臺的背后,更多的是對每個句子語氣的推敲、對每個動作走位的揣摩,以及反反復復的集體排練。第一次正式在麥立方表演時,燈光打到她臉上照見了她明媚的面孔。她表演的是一個青春洋溢的女孩,臉上掛著笑,眼底帶著血,心里流著淚。那次演出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她也被團長點明表揚,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私底下自己用了多大功夫去研究自己的角色,研究整個劇本。
本著對表演的一份單純而樸素的熱愛,她在話劇團留了四年,在這中間她登上過很多次麥立方的舞臺,每一次她都盡量做好自己那份工作。前幾日她最后一次在麥立方表演,落幕后她聽著臺下暴風雨般的掌聲,不自覺地躲到了角落里,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離開,她站在空蕩蕩的麥立方,前所未有地痛哭失聲。
【自習室】
"圖書館里的自習室是揮灑汗水的地方,在那里呆著,聽著窗外的鳥鳴和風聲,室內(nèi)其他同學翻書做筆記的沙沙聲,讓人很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當問及為什么自習室是最難忘的地方時,已經(jīng)保研至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學生丁雨馨這樣解釋道。在大三的時候,自習室可以說是除開學習活動以外,丁雨馨待的最久的地方。
在丁雨馨心中,大學四年時光,一個人就是既培養(yǎng)有國際化的視野,也要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她明白笨鳥先飛的道理,也認為有一些東西是一定值得去奮斗的,所以她嘗試著跳出舒適圈,尋找一個更好的自己。很慶幸,自習室給予了她這樣發(fā)展的空間,讓她有足夠的安靜來沉淀,來厚積薄發(fā)。于是在某一個寂靜的下午,靜坐在自習室的她,收到了來自華東師范的第一份夏令營邀請函,通過一系列面試,成為了她心中向往大學中的一員。
有志者事竟成,堅持成就了她最難忘的回憶。
【實驗室】
"從完全陌生到一點點的了解,就好像是寫了一本書,不僅沒有稿費,還要付出版費。一切只為了參與一場合成生物學的盛宴。"賈國文這樣形容IGEM。
IGEM是國際遺傳工程的機器設計大賽,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最高國際性學術競賽。從2017年報名決定參加IGEM開始,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便開始準備項目。于是,從確定開始參加比賽開始,在實驗室,便常常會出現(xiàn)大家一起做實驗,一起交流項目,一起做PPT的場景。后來,經(jīng)過篩選,14級林文文的項目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確立項目之后的起步是及其令人苦惱的,參賽報名費,差旅費都是問題,學院只爭取到20000元經(jīng)費。"我們坐在實驗室里面,給20幾家公司發(fā)送了郵件,每當有公司回復,真的激動的想哭。"賈國文說到這里,眼里隱隱有了笑意。
2017年六月到八月,三個月的時間,除了上課吃飯,大家都在做實驗。"初入實驗室,操作技能不盡完美和隊友之間缺乏默契以及抗生素失效等常常導致發(fā)生一些實驗事故,使實驗進度十分緩慢。我記得,當時我們的隊長,只要實驗出現(xiàn)了問題,就熬夜在實驗室看文獻尋找問題,其他成員一有空,也陪著隊長一起看。全英文,連我這個英語很菜的人到最后不用軟件翻譯自己都可以看懂了。"
2017年十月份,就要上交實驗成果了。在上交前夕,我們團隊的人又一起在實驗室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當時我記得是分成三組的:"建模組、實驗組、網(wǎng)站組。因為這個比賽不僅要撰寫論文,還必須把實驗成果以一個網(wǎng)站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為此,網(wǎng)頁組也學了很長時間的電腦操作技能。盡管已經(jīng)準備的很充分了,但是還是遇到很多措手不及的問題,我負責的是實驗組,當我的工作做完,已經(jīng)凌晨五點了,其余人還在電腦前奮戰(zhàn)。我便去為大家買早餐,回來的時候,手里提著包子,看著亮著燈的實驗室,我突然覺得不論結果是什么,我所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最后,隊長林文文帶著大家耗費大半年做出的項目橫渡太平洋,獲得了銅獎。"實驗室,是我大學四年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我想,在這一生中,我可能會忘記很多,但是實驗室里的那些人,他們將伴隨我的一生。"